[] 卧龙诸葛亮-人物传记

发布于 2020-03-03 15:17:50

诸葛亮从未见过,世间竟有如此……

厚颜无耻之人。

”先生,要不还是见一面吧。“连一贯懒散,眼高于顶的书童都难得地劝道,”这么多年了,连我都是第一次见到,天底下竟然还有这么犟的家伙。“

书童说的没错,与其说是厚颜无耻,不如说是竹庐外头的这个人,实在把姿态低进了尘埃里,又犟得九头牛都拉不回来。

值此乱世,十八路诸侯并起,无数谋臣勇将横空出世,烽烟万里,杀伐无数。有太多太多的所谓贤明主公,打着”求贤若渴“的名号,试图将著名的南阳卧龙纳入麾下。可诸葛亮从来没给这些人过一点面子。

倒不是因为他崖岸自高,非要折辱于他人,实在是因为对于诸葛亮来说,外面这个乱世,糟糕得实在是有些无聊了。

 

“你听我说,这所谓的卧龙啊,其中真意实则不在于龙,而在于这个卧字上。”

很多很多年前,诸葛亮的师父离开的最后一天,仍然这么若无其事地坐在竹庐前的大石上,有一手没一手地和诸葛亮下着围棋。棋盘上黑子居多,白子被杀的七零八散,眼看已经不是对手,可他还是挠了挠头,顽强地在边角上又下了一子。

“师父,那你这个水镜的名号,莫非不是因为你心明如镜,照澈人心,而是因为你下棋的本事……实在太水了?”一袭白衫的少年笑嘻嘻地应了一子,局势实已早定。对他来说,这不是下棋,而是在尽孝道罢了。

“胡说八道。”师父也不着恼,只是若无其事地站起身来,不小心把整个棋盘都掀翻罢了,“孔明啊,你知道为师这一生,最操心你的是什么吗?”

“孔明不知。但原来师父还有操心我的时候啊。”白衣少年穿上鞋子,从大石上一跃而下,“我还以为师父只会每天想着,怎么再坑害于我呢。”

师父摇了摇头,脸上浮现出无奈神色。

“你这个孩子啊,资质虽然天下无双,可心念太深,凡事都过于执着了。”

“我又不是你们道士,执着点有什么不好。我看这天下之事,本便是黑白两分,简简单单,只是好好的道理,都被那些蠢材们搞砸了罢了。”

师父微微一笑:“执着没什么不好,只是你这一生啊,固然是成于此,但也是败于此。师父此番临行不远,最后有一件事交代于你。”

“临行?师父你要往哪去?”白衣少年挠了挠头,“大不了,我明日不赢你棋就是了,你别气得离家出走嘛。”

师父没有说话,只是回过头,笑着静静看他。少年心中一沉,这才明白,这个从小教他诗书礼义,神策天机的男人,这次没有在开玩笑。

他真的要走了。

白衣少年忽然跪了下来,恭敬道:“师父请说。”

“如今天下大乱,已如那烂泥潭一般,你这条卧龙如果放了出去,只会搅起一滩浊浪,连我也算不出最后会是什么结果。但能肯定的是,你这一生功德,必做消散,从此毁在这战乱兵戈之中。”

“那师父的意思是?”

“我走之后,你就别出去了。南阳山挺好的,远离尘世,不收刀兵之苦,你就在这竹庐里,读书种地,精研学问,待到三十年后,天下平靖了,再顺势出山,必有一番大学问,成就治世之功,流芳百年。”

“好。”

诸葛亮直到最后,也不知道他的师父究竟是什么来历,只知道他是竹杖芒鞋,消失在群山密林之间。那天晚上,夜空之中群星闪烁,斗柄东指,天下又重归春了。

之后的几年,诸葛亮当真潜心学问,丝毫没有出山的打算。

他至交满天下,经常会有人给他用飞鸽传讯,告知如今人世间的消息。他知道了汉室崩衰,董卓身死;也知道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,袁术称帝后兵败寿春。他虽然足不出户,可天下的英杰猛将,尽在他的胸怀之中。

他想,果然是没什么意思的。

什么所谓的国士名臣,军师良才,在他眼中看来,都不过是顽童耍闹罢了。那些阴谋诡计落在他的眼中,简直像是放在太阳底下,堂而皇之的示于众人。师父的所料没错,最多不出三十年,这个天下,就要重新归于大统了。

诸葛亮并不急,他很喜欢现在的生活,读读书,练练字,教周围村子里的孩子们唱唱山歌。他的兄长在东吴为官,钱财是不用愁的,每年都会按时托人给他带来许多。而每到这个时候,兄长也都会问他,愿不愿意来东吴和自己相聚,诸葛亮对钱财尽数笑纳,一扫而空,可对于这个问题,只是装聋作哑,好似没有听到过一般。

偶尔也会有人听说了他的名字——“卧龙”这个绰号委实太过张狂了些——前来拜会于他,他也一尽地主之谊,扫榻相迎,谈书论道,少则几个时辰,多则数天,总能将对方折服,惊叹卧龙当真名不虚传。而他就微微一笑,谦逊一番。他喜欢的并不是最后的胜利,因为这早已注定,他享受的是这个论道的过程,毕竟这是他闲适生活中,为数不多的乐趣之一了。

被他折服的人中,也往往会出去散播他的威名,因此引来一些君主前来招纳。他对这些人大多没有什么好脸色,都是闭门不见的。普通人吃了一个闭门羹,心中尚且有气,何况是那些一方诸侯?他们自然也不屑于再来一趟了。

久而久之,诸葛亮干脆抄了一副“梁甫吟”,挂在门外的竹亭之上,意思十分明显:士惟淡泊可以免祸,亦惟淡泊可以全节,我虽有大才,可是也不愿出山惹那一身尘埃。

“再说了,我有那管仲乐毅之才,却看不出天下间谁人能比得上齐桓公、燕昭王啊!“诸葛亮对自己的挚友——徐庶徐元直笑着说道。

从那之后,前来试图寻访诸葛亮的主公,果然少了很多。

然而,凡事都有例外。

在见面之前,听书童说起的时候,他实在觉得这个号称什么汉室宗亲的刘玄德,像极了一块又黏又腻的胶皮糖。

一次两次就算了,可他即使这么闭门不见了,这个男人竟然可以再来第三趟,低声下气地求见。如果诸葛先生还是不见的话,那下个月初,他再来第四趟,以后每个月两趟,逢年过节额外再加,总之玄德平日也寂寞无事,多来滋扰一下先生,也好打发时间。

话都说得这么明白了,这一次,诸葛亮只能忍着头疼,见了这个家伙一面。

竹庐的门缓缓打开,诸葛亮先看到的,是一个满脸黝黑,怒发冲冠的壮汉,和边上枣红脸庞丹凤眼,手持长刀的儒将。

他们的身后,有人躬身而拜。

“卧龙先生,咱们终于见面了。”

男人的话如沐春风,像极了一位素昧平生的老友。短短的一瞬间,诸葛亮竟然有些后悔,如果提前知道的话,实在应该早些见这个男人的吧。

他侧开身子,第一次邀请了一方诸侯踏进了他的竹庐。尽管这个诸侯,如今手下只剩区区三千的兵马罢了。

男人神色从容,温润如玉,可一开口,就让诸葛亮哑然失笑。

他说,我想要兴复汉室,重整天下,请先生教我。

诸葛亮故意道,你只剩下了兵马三千,还敢妄言什么天下?莫非是疯了不成?

男人面色不变,只是眉眼低垂,隐隐有些太过温顺,没有一方枭雄的桀骜之气。可诸葛亮并不讨厌这种温顺,他在男人的眼睛里,看到了隐藏在这种温顺背后的坚持和信念。

男人说,我有二弟云长,三弟翼德,已可与天下英雄争锋。若再得先生相助,则汉室兴复,便在眼前了。

诸葛亮看着面前的陌生男人。

自己明明什么都没做过,可那个男人比谁都更加坚信自己的才能,甚至不惜以汉室宗胄的身份,三顾茅庐,请自己出山,说若得先生相助,则天下也可握在手中。

鬼使神差地,茅庐之中,诸葛亮生平第一次和别人讲起了自己的胸中抱负,讲起了他眼中的天下大势。男人起初还在低着头,不知道在想些什么,可渐渐地,他的眼睛里发出了光彩,越听越入神。而诸葛亮自己,也越说越快意,好似这一刻,天下十万里山河,尽在他的手掌反复之中。

他说,天下将作三分,须先入川蜀,得人和之势,东联孙吴,北拒曹魏,才有汉室兴复的希望。

男人倒头便拜,说先生教我。

这一天,诸葛亮违背了自己亲口许下的诺言,终于还是踏出了这南阳山中。

出山的时候,他站在山头,看着这脚下山河,忽然微微一笑。

三十年功德吗……

毁了就毁了吧。

可我诸葛卧龙若是不出,又有谁来教天下的谋士军师,这盘乱世大棋,到底该怎么下呢?

上一篇 | 下一篇

敬请切换至竖屏观看!